┃這篇文章有聯盟行銷連結,感謝你以行動支持無憂室!
繪本對孩子的身心靈發展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究竟在茫茫的書海中,要怎麼樣挑選好的繪本,帶回家給孩子讀呢?今天我就挑選能夠啟發孩童想像力與創造力的5本繪本,以藝術為基底,讓大人也愛不釋手的與孩子一起閱讀,在圖文間一同玩耍、暢遊。
這篇文章會和你分享繪本的奧秘:
▲ 兒童繪本的重要性
▲ 5大知名藝術繪本如何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 繪本作者的創作趣事與經歷
▲ 陪伴孩童親近藝術的活動

準備好了嗎?讓妳的孩子從小一起透過繪本自由地探索藝術的各種形式吧!說不定這能成為他長大後最棒的回憶呢!
繪本藝術的重要性
繪本,是連結兒童與藝術的重要橋樑,讓小孩因此而養成閱讀的習慣,也打開他們無窮的想像力與對藝術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好的繪本,還可以創造親子的良好互動,增添趣味性,並提供他們對色彩、形狀與線條等豐富的靈感與認知,而不是限縮對世界的想像與對藝術的好奇心。
小時候,我們都接觸過藝術,但是隨著年齡漸長,為什麼我們卻全都不懂藝術了呢?或許是和從小的教育有關,對於藝術有既定的條條框框,使我們長大後必須背負著這些框架去咀嚼藝術。今天不只帶你的孩子,更想帶邀請你重回享受藝術的樂趣,我們就從這以下五本繪本開始玩吧!
旅程開始前,先回想自己小時候抱著一本又一本的繪本,趴在圖書館的地上自由快樂地閱讀,沒有時間的壓力,盡情地暢遊在圖畫中。記得我以前最喜歡的一本,被譽為史上最暢銷的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沒想到在多年後來到美國留學,竟然發現作者艾瑞克.卡爾於2002年在美國麻州成立了美國第一座繪本美術館—艾瑞克.卡爾繪本美術館(The Eric Carle Museum of Picture Book Art),館內典藏超過一萬三千件,現在有線上的展覽 ART in PLACE: Social Distancing in the Studio,展出21位繪本插畫家在疫情期間的作品與創作過程,非常值得拜訪。
No.1 一支畫筆的無限想像力《 Harold and the Purple Crayon 》
《 阿羅有枝彩色筆 》這本繪本適合年齡3-7歲的孩童閱讀,故事是關於有著「想像力就是超能力」的阿羅,擁有一隻神奇的紫色魔法筆。他總是可以用魔法筆創造出各種神奇的東西,只要他遇到困難時,就輕輕地一揮畫出許多事物,能協助他慢慢朝著他的目標前進。
作者克拉格特.強森 (Crockett Johnson) 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在1955年創造出4歲的阿羅和他的彩色筆後,每一場小孩專屬的冒險故事,在他筆下自由地展開,以獨特的角色和敘事方法,開創了新的風格,最特別的是故事是從孩子的角度去書寫,也就是說,同時讓在閱讀的大人從幼兒角度去看和想像這個世界,也讓孩子盡情地跟隨主角馳騁在夢想國度裡。
當我在翻著這本書的同時,看到阿羅盡情地用繪畫創造出他的理想生活,讓我想到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馬蒂斯,他在晚年時臥病在床,仍堅持持續繪畫,在面對人生時整個人都充滿正能量,不放棄那份創作的熱情。如果你也想嘗試拿著畫筆,任由想像力帶你前行,卻不知道要怎麼開始?這裡有一個 簡單的練習,你可以試試看喔!
No.2 想知道一本書能有多好玩嗎?快翻開《 let’s play! 》
《 小黃點大冒險!》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親子互動性繪本,和孩子一起伸出手指頭,跟著小黃點的線條軌跡,來一場雲霄飛車的冒險之旅。在這過程中,你可以讓孩子聽見自己的聲音,和孩子一起唸咒語然後用力按住小黃點,幫助他跳進洞裡,或者掂著腳尖走下樓梯喔!透過專注地手指的按壓訓練,來認識顏色、輕重、數數與線條的長短變化,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作家赫威.托雷(Hervé Tullet)曾擔任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他的另外兩本書 《彩色點點》與《小黃點》也都非常值得給孩子和大人閱讀。他在創作童書的過程中,希望能了解孩子閱讀時的習慣,因此常常到幼兒園與孩子互動。他認為好的書應該是大人和孩子可以玩在一起且不分年齡都可以閱讀,鼓勵大家用身體去體驗藝術的樂趣,玩出豐富的「想像力、美感與創造力」。
➤ 去 推薦資源 的 ART ROOM 專區,閱讀《彩色點點》與《小黃點》喔!

Books need to be shared by everyone. All ages. There is not a specific world for just children, with lovely little stuff filling it, so the best book idea for me is the one where everyone can play together.
– Hervé Tullet
這個影片是赫威.托雷的 The Ideal 展覽,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玩出各種想法,完全可以想像他在創作那些繪本的有趣過程!(笑
No.3 來一場顏色冒險之旅《 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
《 小藍和小黃 》是一本關於顏色與友誼的故事,整本繪本的畫面非常簡單,就是兩個顏色的圓點為好朋友,他們一起躲貓貓、一起玩耍,卻不知道為何當兩個人擁抱在一起時就會變綠色,從疑惑到理解對方的奇妙經歷,讓小朋友愛不釋手,在這部抽象作品裡,非常適合讓孩子了解顏色中的奧秘。
1959年出版至今,依然是歷久彌新的傑作。
-美國《紐約雜誌》
四度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知名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不只非常會「玩」顏色,他創造的故事更是充滿想像力,運用簡單的畫面與創意的撕畫拼貼,呈現了童心的歡樂單純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讓大人與小朋友們都可以盡情地享受這個豐富多彩的國度!
No.4 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繪本《 I Ain’t Gonna Paint No More! 》
《 我不會再畫了 》是一本呈現許多孩童的心聲:「當媽媽不讓孩子在家裡亂畫,那該怎麼辦呢?」,於是書中的男孩想到一個好方法,就來畫自己的身體吧!男孩選了好多種顏色,每一頁都畫在不一樣的身體部位上,根本是一場大藝術家的行為表演!在文本的撰寫上也設計精細,每一頁的最後一句話的最後一個詞會出現在下一頁,讓人翻開下一頁時充滿著驚喜。
我非常喜歡這本繪本的精神,並不是鼓勵孩子把家裡弄的亂七八糟,而是鼓勵孩子勇於嘗試與創作,與過程藝術(Process Art)有相同的態度。
➤ 想知道什麼是過程藝術可以看這篇 《當我成為兒童藝術教育家:紐約的教學經歷分享》喔!
這本書的作者凱倫·博蒙特(Karen Beaumont),是紐約時報暢銷圖畫書作家,且3次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著名圖書獎。她在創作時喜歡運用押韻而且不斷重複的方法,會讓人不由自主就跟著唱起來,像是這本繪本的文字部分,就是源自於這首兒歌《It ain’t gonna rain no more》,所以其實這本繪本是可以唱給孩子聽的喔!
No.5 線條的百變樂趣《 lines that wiggle 》
《 lines that wiggle 》目前沒有中文的譯本,但是它的英文非常淺顯易懂,適合3歲以上的小朋友閱讀。在這本繪本裡,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充滿線條的身影,像是貓咪的鬍鬚、水上面的波浪,與葉子上的紋路等等,很適合帶著孩子去了解生活與大自然中線條的多變,可以在日常問問孩子或帶著他去找找線條到底都藏在哪裡喔!
作者坎達絲·惠特曼運用朗朗上口押韻的文字,搭配插畫家Steve Wilson毛骨悚然的怪物圖像,爲這本繪本帶來了生命力與想像力,沿著線條一路看下去,究竟會遇到什麼奇特的事情呢?
輕鬆帶小孩們一起玩藝術
「孩子在成長,一方面經由知識的累積去理解外在的世界,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經由創造的喜悅去擴大生命的經驗。」在朗讀完這些繪本給小孩聽後,可以搭配一些簡單的藝術活動,讓孩子可以從實際的創作中學習與探索,下面舉兩個例子供父母參考。
在親子一起閱讀《小藍和小黃》時,一方面,父母可以運用實際顏料,讓孩子自己動手調配看看,可以將水彩顏料倒一些放在塑膠杯中,讓孩子用筆刷來沾。記得幫他們準備一個小托盤,將紙張放在裡面,以防他們亂噴到桌上喔!透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加深孩子對顏色的印象。另一方面,父母可以拿一些藍色、黃色與綠色的紙剪成圓形,讓孩子學習形狀後,從有限的顏色裡進行拼貼創作,也是一個不錯的練習活動。
在閱讀《 我不會再畫了 》繪本後,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身體繪畫,這裏有兩種方法用。第一種是在白紙上描出孩子的部分身體部位,像是手臂或是腳掌等等,再讓孩子用水彩自行地創作塗色。第二種是用一張很大的白紙,讓孩子躺在白紙上,先用麥克筆畫出孩子的輪廓,然後一起在白紙上潑墨塗鴉,如果是在室內進行的話,記得在周圍鋪滿報紙喔!最後,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也別忘了把它貼在孩子的房間裡或是家中當裝飾喔!

現在,想與你的孩子一起拿起畫筆了嗎?還想看我介紹哪些類型的繪本呢?留言告訴我你對這篇文章的想法吧!